雅昌首页
求购单(0) 消息
王玉(完达山人)首页资讯资讯详细

【动态】用作品说话的时代即将到来

2019-07-30 16:33:18 来源:艺术家提供作者:
A-A+

  作者简介:

  完達山人 王玉

  1946年生于黑龙江,牡丹江林区林口县

  毕业于中央美院国画系

  現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工程部艺术顾问

  曹雪芹学会书画院副院长

  北京燕山文化活动中心书画院院长

  北京燕山画派疙瘩皴研究会会长

  現代水墨画新技法(疙瘩皴)创始人

  近半个世纪以来,一直在学习,研究水墨画的传统技法,笔墨语言和新的表现方法。特别是近几年把创新重点完全转移到现代水墨画新技法(疙瘩皴)上面来,并逐步显现出疙瘩皴技法的神奇魅力,使之更生动,更鲜活,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视觉冲击力。

  千年一叹疙瘩皴的技法工具书《硯边思考》,将在今年内全国正式出版反行。书名由中国书协主席苏士澍先生早已题写完成。

  引子

  一切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我写这篇[用作品说话的时代即将到来]的文章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体現,在和谐社会及宽松的文化氛围下,广大艺术家能充分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在艺术面前人人平等,让民间高手能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让官位的大小逐渐变为品位的高下。

  使社会竞争更公平,更透明,更具人性化。

0ifJbbhXqM4GsvOLNwX40JHYikkXSBjyJa4aumVE.jpg

  此巨作《故乡山林》,尺寸6×2.2米。2018年国庆节期间回故乡牡丹江夹皮沟写生,收集创作素材,回京后立刻开始进行整体的构思,构图及立意;前期准备大约用了五个月时间,春节期间大年三十开始落墨,五一劳动节当天全面完成,此巨幅作品总共用时将近八个月时间才大功告成。

  5月2日便赴山东青州,潍坊,威海等地做巨作问世之后的内部观摹和展示。并没有搞大型展览,只是在朋友圈内作内部展示和学术交流,展品一律不销售。注:(中国书法家协会苏士澍主席并为这幅巨作题了字)。

  待秋后还将赴河南,江浙,两广等多地作同样形式的展示活动和学术交流。并将在10月23至27日参加上海国际艺术博览会。

  作为古稀已过的一位平民画家,刚刚放下画笔便走出来做自我宣传,自我包装。自创独特的自我完善体系。

  虽然自身的各种疾病只增不减;自我感觉真是有点力不从心了。但是,没办法呀,在当今这个即自私又虚伪的环境下,在这个容不得身边人好的世俗社会里;“瞎老婆生个秃儿子,自己不夸谁夸”。

  近期,我就是在这种孤寂无奈的情况下,才想用自身的親身经厉和体会来写一篇文章[用作品说话的时代即将到来]从而表达了弱势群体对当下能在作品面前人人平等的渴望。

  下面我将分六个方面来谈一谈当前的一些文化现象和发展前景。(注:只作学术评论,学术讨论,学术批评,不作任何人身攻击)。

  一、在美术界内金钱与权力之间的相互勾结和利用问题。

  二、在艺术上有高原没高峰的问题(这是****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重要观点)。

  三、文化传媒的私欲问题。

  四、唯利是图的经纪人,画廊和拍卖行。

  五、美术评论,美术批评的理论导向问题。

  六、对历代书画名人,大师,巨匠的无比神化和无限宽容问题。

JkqkoKoNMqmv16lAh8VdeMaCfbNaS80lQkqDpv9Z.jpg

完達山人王玉巨作“故乡山林”的局部

z1L4L6FsROi68oHE0QOd4NCJemqOPJ4uqqfpXeto.jpg

完達山人王玉巨作“故乡山林”的局部

cLSRgkTcGLFxhVDMjIOKEC0Gq3Sd8YkrAmAzEDTZ.jpg

完達山人王玉巨作“故乡山林”的局部

  正文:

  一:在美术界内金钱与权力的相互勾结和利用的问题。

  美术界的部分官员们的画为什么越画越糟呢?

  想必他们也曾经优秀过,要不然怎么能爬到这么高的位子上来呢?不是他们画不好,而是他们没有时间画。不是他们不聪明,而是他们太聪明了,整天在琢磨着怎么能把这官位坐稳,甚至怎么才能通过各种关系把官职作大作强。

  虽然画没画好,但是他们同样也费了不少心思。

  他们也始终在相互勾结和相互利用着,岁数大了也不肯轻易离开这个圈子;屎窝挪尿窝,轮流坐庄,你好我好就是不肯离开这个利益多多的圈子。

  各省市美协的头头也是一样忙着相互争权夺位,他们的画也是一样的画不好。

  举例说明如下:

  有一年,本人也去参加了一次山东青州举办的艺博会;组委会通知要组织一次笔会,每人画两幅四尺整纸的画,并付给每位两叁万元的润笔费,(因为场租不收钱吗),虽然润笔费少了点,也能说得过去。

  记得,笔会那天晚餐后开始的,因为全国各地的画家来了很多,所以分几个场地举行,光北京来了近百人就占了一个厅。外省市美协主席,付主席,秘书长也占了一个厅。

  晚饭后正好赶上下大雨,我腿脚也不方便就没去北京画家那个厅,在组委会的同意允许后,我便在外省市美协领导笔会的那个厅就画起来了。

  在笔会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我画的两幅画已完成了一多半了,这时我也有点累了想休息一下再画。

  在休息的片刻当中,我便看了一下我周围的几位省市一级美协领导的画,他们几乎个个都累的或急的满头大汗,画了撕,撕了又画; 他们的进度大部分都挺慢,按他们的速度肯定得画到半夜能完成就不错;可他们又不能不画,必竟还有两叁万的润笔费吸引着呢!

  我休息片刻之后,没用三个小时就把两幅四尺整纸画的任务全完成了。因为两幅画都是我经常画的题材,一幅为“眷恋”,另一幅为“雨后湿地”。所以画起来都很得心应手。

  看来,画画这种行业,必须天天练天天画才能熟中生巧,跟唱歌唱京剧一样必须天天练发声调嗓子;否则照样上台会出丑。

  那些不同等级的美协领导整天行政事务缠身,根本没有时间练功和熟悉笔墨。

  石涛早就说过,“笔墨当随时代”。

  任何人若不用心继承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又不写生,不思考如何来创新,肯定会被历史而淘汰。

  组委会王主任第二天发润笔费的时候,王主任并向中晨老总汇报时说,这场笔会顶属王先生的两幅画像个样,并得到众人的称赞。

  从上诉实况来看,(是本人親身经厉的事实)。不管是哪一级的美协领导,他们大都在忙于行政事务或整天想着如何在仕途上再上一层楼的问题,根本顾不得笔墨的锤练和深入生活去写生。

RlxRVUhHW63im4XJhCixSAG8md9RsgM2x0ILYR2E.jpg

  二:在艺术上有高原没高峰的问题,(这是****总书记在北京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重要观点)。

  请问,为什么会有高源没高峰呢?

  这个问题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论述:

  ①:中国美术教育的偏差。

  ②:画家文化底蕴的缺失。

  ③: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④:对金钱,美女和权力的迷恋。

  下面我们就这四个方面分别来谈一谈:

  ①:当前的美术教育从招生开始就有了偏差,

  高考时,考艺术院校就可以降低文化课

  的分数线,直接就把传统文化的标准降到了次要地位。美院招生,只看素描,速写与色彩的水平,这样一来就把学画已沦为高考的终南捷径。学画的人自然而然就开始不重视传统文化了。而文化底蕴的高低恰恰是画家艺术创作的关键所在。没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品是浮浅的,是没有看头,是读不进去的,也是没有思想,没有灵魂的考上美院后又不爱读书,那文化底蕴,文化素养又从哪来呢?

  应该反过来规定,只要报考各大艺术院校,文化课的分数要高于一般大学才对。

  ②:专业画家本人的文化缺失,也是创作不出来精品力作的主要原因,别说高峰了,就在高原上呆着都属于混饭吃。

  作为一位有发展前途的艺术家,他的知识的储备量,生活的阅厉,孤独寂寞的忍受力,胸怀格局的大小,社会担当和责任感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否则他只是一位艺匠,很难成为艺术家,更不能成为高原上的高峰。

  体制内圈养的画家很容易幽哉悠哉,不思进取那是必然的。整天有牛肉和鱼吃,那猫还用去抓老鼠吗?

  包括国展入选作品大都是把原大尺寸的人物及物品拍下来,用投影仪打在白墙和宣纸上一块描下来就开始勾线,落墨及上颜色;这便使细腻柔媚取代了刚烈的激情,这样一来,高原上就很难出現高峰。

  ③:传统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传统的学习与继承是创新的根本,没有传统作基础那创新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一味的,盲目的追求创新,只图自己一时的痛快,在宣纸上横涂乱抹,你自己是痛快了,那覌众就遭罪了。

  反过来,只追求传统那也是形成千人一面,千山一貌的根源。对传统完全叛逆者是不孝子孙,而对传统一丝一毫也不变的继承那也是个笨子孙。遵循守旧,当下很多画家一直抱着传统不放,认为传统有用却越学越僵,达不到古人的高度。

  黄宾虹,齐白石他们二人的人生经厉和天性,以及他们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他们那个时代的成就。

  在那个时代,他们那样画可以,你再学着那样画就不可以。因为你的人生阅厉学问,修养都达不到他们那个高度。宾老的画那是在作学问,是在教书,是属于教学示范画。挂在新装修的家里肯定不如一幅现代感很强的写实绘画,甚至不如挂一幅色彩斑斓的抽象绘画,那幅拍到4个多亿,六尺竖幅整纸的(黄山汤口)之作挂在谁家里,挂到什么地方都不会协调。

  前些年闹的宾虹热,从国家最高艺术殿堂开始,几乎引领了整个学界,好像不学黄宾虹就画不出好画来似的。到后来究竟学成了几个黄宾虹?说实在的,中国有一个黄宾虹就足够了,就是都学像了黄宾虹那又能怎么样?又有什么没用呢?这种学风简直是毁了一代学画的人。

  我个人认为,站在历史角度上来分析凡是能在历史上或美术史上留下一笔的画家,他肯定会有一定的突破和创新的东西,他肯定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技法留传于世。哪怕就那么一点点都很难,比如说李可染先生山水画里山的逆光和树梢上的轮廓光。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更具时代感和现代感,既使这样那些追随李先生的弟子们学的再像,甚至有的画比可染还可染,那也无济于事,终究因没有自己的东西而被历史遗忘。李可染先生的画与黄宾虹,齐白石的画有着根本上的区别,李的画更接近时代,尤其是那些积墨法画的山水画,它的技术含量很高,所以世上的假画就比较少。而齐黄的画世上的假画就很多,尤其是齐白石的画,假的比真的几乎多出近十倍。齐白石的工笔草虫,说句不客气的话,現在美院附中的高材生画的工笔草虫,不论是造形或色彩以及素描关系都远远的超过齐白石。当然了,齐白石的艺术学养,生活阅厉,包括篆刻,书法,诗文,大写意与工笔相结合的高超能力和技法,也是当代很多大家无法超越的。

  ④:对金钱美女和权力的迷恋。

  从实质上来分析,权力是核心,是第一位的。只要有了权力,金钱和美女是随之而来的。这边金钱向你招手,那边美女向你微笑。早已六神无主,冷板櫈是坐不住了。有人说,金钱就是逼官为贪,逼良为娼约罪魁祸首。金钱成了万恶之源了。这真是冤枉了白花花的真金白银,钱并没有罪,真正的祸根是信仰,人性,道德底线的丢失。

WcN54C9PpexlFSu0ebI9Z4pHoOM2dDFYOI7NmKqY.jpg

  李可染先生早就说过,搞艺术尤如狮子搏大象。

  全力以赴还不見的得胜,你若再三心二意,竟干那么劳神费精力的事肯定搞不好艺术。金钱,美女和权力。哪有一样是省心省力的事?

  金钱本身并没有什么罪过,只是每一个人给它付于了不同的色彩,它既是一个人人都喜欢,人人都爭着抢着的东西,也是一个让有些人提心吊胆的东西,这主要是要看什么人来拥有。

  金钱,权力,美女往往是互通有无的,又是可以相互转换的,它们相互依存又相互利用,相互勾结,是个难结难分勾搭连环的关系。

  有了钱便很容易有权,有了权就更容易有钱,有钱人既是自己掌握不了权,也可借权或租权来用用,用后再还给人家。从中不难看出最没底气,最没有身价的便是美女了。不管是为你锦上添花也好,落井下石也罢,或者是雪中送炭,她们只是为钱为利而来。

  在书画界,名就是钱,可别小看那些寒酸相的文人墨客,他们若一旦有了太多的钱,就更容易找不到北了。有文化的人若坏起来,总是要比一般坏人坏的更精彩,更到位。

  早些年,美术界有些大名人,官至理事或副主席他们也不甘寂寞。

  有一次,在某省某市笔会走穴之前想逍遥一把,办完事后;画家本人当时身上并没带太多的钱,非要用一幅画给小姐顶帐,可小姐又不懂画,她只认三百块钱,愣是不要这价值好几万元钱的名画。吵来闹去好半天,正在这时警察来了便把他们抓住啦;无奈之下警察便给这位大画家垫上了这三百元钱才算了事。画家借坡下驴便遛之大吉啦!(估计是警察成心让画家溜走的)。

  好在这位警察对画还有一些了解,平时也经常爱收藏点名人字画,他真没想到今天运气真不错,只用三百块钱就捡了个大漏。

  看来,当妓女也得有些文化底蕴才会有更大更快的发展前景。

  综合以上四条,从基础的美术培育一直到对金钱,权力,美女的迷恋。作为一位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书画家是要有一定的定力的。

  否则,高峰的重担只好落在那些肯学习,肯努力,肯担当,肯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肯大胆创新的画家肩上了。

BGBy0gDfaySjeXtKSMKJJIx0LE25Y3iMX7OP0qNz.jpg

  三:文化传媒的私欲问题。

  当一个国家突然发生政变的时候,为什么首先要占领和掌控的却是电台,电视台,各大报纸等一切宣传机构呢?

  这是因为这些部门和机关是整个国家机器的喉舌,谁掌握了喉舌谁就有话语权。

  可见,一个国家的文化传媒该有多么重要。

  宣传什么?倡导什么?批判什么?回击什么?

  这是文化传媒的重要标志和导向。

  一部电影,一个电视剧,一个新闻报导,一个虚假的电视广告,各个电视专栏都可以说是极其重要的环节。

  老百姓和普通观众知道什么?他们就是看宣传机构的报导,说谁行谁就行,说谁不行那肯定不行。所以有好多群众都跟着上了当,受了骗。(例如,文化名人代言作广告)。

  所以说新闻人物,特别是重要栏目的节目主持人是不允许你胡说八道的。比如说金光大道的那个xx老爷,一跤下去很难再爬起来。有人在微信平台上调侃,给其老爷起个俄罗斯的名字,叫一个什么了着?噢!傻毕托罗夫斯基。(笑谈)。

  一个演员,一个主持人,一个小品演员写一幅书法,画一幅画楞能在现场拍出几百万的高价来。你说上哪说理去?名人就是这么不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有钱的大佬们就是这么任性,就是这么样的会附庸风雅,就是这么样的无知无趣,这些娱乐圈的名人们,真以为自己从此就成为书画名家了。等到不红不火的时候,几百万的书法现在连几百元都没人要。(实际上,客观的说有的真正的而且画的相当不错的书画家,一生都没卖出去一幅书画作品的大有人在)。可娱乐界名人和无知的大款就可以这么轻而易举地绑架了文化传媒和观众。

  一个虚假的产品广告不知害了多少人;代言人只是张张嘴,露露脸就能挣到几十万或上百万,他们把代言费拿走了,可老百姓却上了当,遭了罪了。有的将一辈子的积蓄都被骗没了。可时至今日也没听说哪家电视台,哪位名人把代言费退回去,有的还在继续。

  “艺术人生”那个重要栏目,因为是师徒关系,就把那个爱国爱的死去活来,叛国叛的托泥带水,流水线上的那个绘画大师却成了这个重要栏目的座上宾。

  记得那个叛国者,在境外有些混不下去的时候便给有关领导写悔过书,又忏悔又掉泪的来搏得人们的同情才允许其回国的。当时好像还下了正式文说不准这,不准那的有关规定。至今已全部彻底全忘了。虽然规定是死的,但是人是活的呀!

  时间一长,那些“内靠官僚,外靠奷商”的叛国言词好像人们早已忘记,前些日子还与莫言,:杨振宁两位大名人在电视上还露出了那張大脸。这个他懂,他深知电视台的播放将在整个社会上所起到的重要社会效应。

  当今人们都特别讲现实,都知道名人书画作品的可观价值。电视栏目主持人,编导,总编都会相互给面子捞实惠,都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地互相关照着。真可谓金钱能使鬼推磨呀!何况人乎?

  按理说,一个人,不管你是名人还是官人;一旦背叛了恩人,背叛了父母,背叛了祖国那将会永世不得翻身才对。最低限终身上会有明显的记载,是一位身上有重要汚点的人,是一个不可信赖,不可重用的人。

  可是,这些常理在现实社会当中,在物欲横流,在金钱面前往往显得那么无奈,那么的无可奈何,那么的“顺理成章”。

  可见,那些大名人一个接一个地,带着巨款离开了祖国那也是情理之中的,他们根本没有一点心中有愧,对不起祖国多年的培养。

  实际上,任何一个人一旦远离了祖国,甚至背叛了祖国那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的,最低限一辈子心中不得安宁。

  一个人任何信仰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但是祖国是要永远热爱的。

  自己的母亲,自己的祖国只有一个。

  远离了故乡,远离了母親,远离了祖国;走到哪都好像是个流浪汉。

ezz64bDIOT8hIwd5nSYJgvNEGR42spEFPQEoXypA.jpg

  四:唯利是图的经纪人,画廊和拍卖行。

  眼下在书画界,纯正的经纪人,画廊,拍卖行的运行机制还没有真正形成;大都是在相互利用,暗中勾结;根本没有什么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

  书画名家,文化传媒,经纪人,画廊,拍卖行,五位一体的联合炒作,便使得这个经济链环环相依,丝丝入扣。表面上看一片繁荣及合理竞争;实质上是利益的合谋及再分配。

  举例说明,某某“大名人”要想把自己的书画作品的价格提高到理想的价位,他便与某某名气特大的拍卖行商量好;我保证你拍卖行所要的佣金,我的拍卖价就由我来操作了。拍卖行这边也就认可了,只要能挣到自己想拿到的佣金,我又不保证作品的真假,这种保底的合作和乐而不为呢?

  这样一弄,自己卖自己买的闹剧就开始了,便利之门就这样被打开啦。

  若大的拍卖大厅各个角落都布置好自己的托;拍卖价是按着早已预想好的价位往上叫,这些托们从各个角落竞相抬价,他们喊价叫的时缓时慢,缓中有急,急中有缓;跟真的一样。

  假如这时突然杀出一匹黑马来,这时他们会象征性的再往上略抬一抬,这时黑马接看往上叫的话,他们觉得价位已经合适了,这帮托们便立刻停止了。三锤下来,这件拍品就归这匹黑马了。早已谋划好的效果终于让他们得逞了。

  假如没有黑马出现,那他们也一样从四个角落争先往上叫,一直叫到他们想要的理想价位。

  所以说,上拍卖行去买东西可真得多长个心眼;否则,上当受骗那是家常便饭。拍卖行合同上早就写明白了,拍卖品一律都不保真。

  经纪人和画廊那就更不靠谱了,别说国内,就是在国际上都是骗局甚多。

  就拿早年的我们东方美术交流学会来说吧。一次就让澳大利亚的一位女经纪人和画廊一下子就骗走了近百幅大画。那可几乎都是大名家呀!北京,天津占绝大多数,江南的名家也不少,北京的上至李可染,张仃,吴冠中,周思聪等多位大家,下至像我这样的略有名气的画家的100多幅精品力作打包被骗而全军覆没,至今也没有下落。

  那几年我们东方美术交流学会搞的真是风生水起,全国美术界大师级的人物就有一二十位,全国将近六十多位名家都在其中。当时号称全国第二美协。

  那时何家英,贾又福,龙瑞等人只是学会的会员,刘大为都不在其中。

  刚开始的时候是由邓林,李问汉牵头组建的,邓大公主为会长,李问汉为副会长兼秘书长,(李为胡乔木的侄)。吴悦石,王玉,王文志(天津)为副秘书长。(当时我是负责中,日,韩三国学术交流轮迴展的)。

  后来,邓和李不和,矛盾逐渐加深,至使存在国际艺苑刘迅处的大量美金都打了水漂,刘迅,李问汉二人去世后,这笔美金至今下落不明。(原学会制订,动用这笔款必须邓,李二人联合签字才可以,这下连刘迅,李问汉都没了,可想而知,这笔美金还会有着落吗?

  你看看,像这么特大型的学会都被经纪人和画廊给玩了。你说这经纪人和画廊能靠得住吗?

  我还有一位多年的老画友,通过电视台某女主持人介绍,认识了一位台湾的画廊和经纪人,上午拿走四十幅整纸的人物和花鳥画,说好了,下午把美金送过来;可后来这位台湾画商一直也没来付款,下落不明,根本找不到这位经纪人了。

  再去找那位女主持人,她说她自己也被骗了不少,甚至被骗的还与人家上了床,她也成了受害者。

  时至今日连这位老画友都离世了。还能会有下文吗?

  商人不可靠,而有些名人,甚至大名人,尤其是女名人更可怕,更具诱惑力。

8OijrayJ5XNy1zhw89HgyTCfGyJY0w5dIcMYSLEo.jpg

  五:美术评论,美术批评的理论导向问题。

  从前一本或一篇好的,水平高的美术评论,美术批评的理论书要出版发行,。是要经过学术界的权威人士层层把关,层层审评的,出版社或出版单位是要付给作者稿费的。从而来保证其作品的水平和新华书店的销售量。对于读者和观众也会从中可以学习,借鉴很多东西。必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对于作者本人也会有继续深入探索的动力。同时,作者所得稿费也会在生活方面得到了一些改善,对今后写作的动力也会很大的提高。

  长此以往便形成了良性循环。读者越读越爱读,越买越爱买;作者就越写越有劲,越写水平越高。

  反之,用钱买书号(各个出版社不等,大都在几万元左右)。

  那些拙劣的书画家们往往身后总会有几个财大气粗的大款,因为大款们也要借助书画家们来附庸风雅。同时也因为自己的无知,更不懂书画水平的高低,所以他们必然就会以拙劣的,社交能力极强的书画家们为伍。

  有钱就是大爷,可以买最有名出版社的最贵书号;出版社也更是经常变换着花样,什么这个大红袍呀!那个大绿袍呀!层出不穷。

  这样便形成了恶性循环,粗制滥造的出版物和俗不可耐的书画展览,大行其道的占据了出版行业和美术馆。

  有时,美术馆里同时展出好几个展览,走进去一看,真是没什么看头,粗制滥造的作品简直是俗不可耐,看了都会害眼睛。可是出版的画册和宣传页却都是豪华精装版的。真是白瞎浪费了那个书号和那么好的纸張及印刷费。

  可当下这种出版发行的运行机制,也包括各大美术馆的租用方式,大大遏制,愕杀了大批的优秀作者和精品力作的出版和展出。

  穷书生,富商人;从古至今就是这个样子。

  真正有学问,有才华的大都是一些囊中羞涩之人。这与同书画市场是一样情形,有钱的不懂画,懂画的没有钱。

  长期下去,便给了那些有钱的大佬们有机可乘的机会。他们便理直气壮地走进各大艺术殿堂,附庸风雅地愚弄着不明真相的读者和观众。

  那些穷书生,有才气的精英们只好哪凉快就去哪凉快去吧。

  钱多就是这么霸道,就是这么硬气,就可以这么不按常规出牌!

  拙劣的书画家们大都善于包装和运作,他们借用有钱大佬们的无知,才会造成以上这种现象,倘若有钱大佬自己能看懂画了,就不会与这些拙劣的书画家同流合污了。

  我估计,这种现象还会继续下去,因为能看懂画不是短时间的事,一时半会很难有所提高,可拙劣的书画家们到处都是,到什么时候都有。

  理论导向出了问题,这与运行机制及制度有直接关系,各大美术理论研究所的专业理论家,和社会上的职业理论家的文化缺失,也是极其重要的原因。理论家的自身建设和文化修养及道德底线都有待于提高。

  都说要理论联系实际,实践出真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书画方面的理论家,评论家,批评家,他们本身是很少有能书会画的,自己压根儿就不会写不会画,那怎么才能深入的评论和批评会写会画的书画家呢?能点到痛处吗?肯定是在说不清道又明的情况下隔靴挠痒。

  既然不会写不会画,又不肯下功夫学,更不能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文化建设。整天东抄一句,西抄一句的八哥学舌。弄出来的东西全是老一套,老腔调。很难有高深的理论问世。

  前两年,看着画家大把大把的挣钱,理论家们也不甘示弱,各自都漲了不少润笔费和润口费。(润口费是指在每一个书画家,在个展后所召开的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整理后要按字数来算钱的)。

  前几年,我有意问了一位要好的朋友,他是刚刚举办完个展和学本研究会的,他告之,每个理论家的要价不等,一次发言高的五千,低的两三千,并且要看吹捧的程度而定价,更要看是不是能在重要刋物上发表。

  这种潜规则,双方都心知肚明,有的理论家一天能安排了好几埸,这场说完了得赶紧去下一场,也挺辛苦约的。一天赶场下来有时也能弄个一万两万的::。当然了,发言的内容大都说些吹捧的话,否则,人家也不会付给钱的。

  给画家写吹捧文章,最贵的每一个字高达十块钱,写一千字便是一万块,写一万字就是十万块了。这原本是无可非议的,书画名家们本来就是被他们一笔一笔,一口一口的吹捧出来的。否则就有点不近人情了,还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吧。

  一个字多少钱倒不是大问题,连一句高水平的话都写不出来,那倒是个大问题。

  说真话的人少,说准话的人更少,即能说真话又能说准话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

  有的理论家,甚至也有一些画家,总是想把自己打扮的学问高深又神秘的派头,写出来的词,说出来的话不是佛语,就是道教。有的还挥舞着双手,拉开架势像在练什么功似的?总之,一直给你弄到听不懂,给你弄糊涂了他才肯罢休。

  自己号称是美术理论大师的人大有人在,其实知道自己的学问平平,理论枯燥乏味沒有新意,完全靠着自己的厚脸皮到处忽悠,专靠攻击名人来抬高自己的知名度。从表面上看,他好像成了美术界,书画界,理论界的评论,批评的大腕,其实纯属是个名附其实的搅屎棒。

  虽然,当今书画名人当中,确实有些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和毛病。文人中的贱人也不在少数。但是作为一名有道德操手的理论家,应该站在高处帮助梳理书画队伍中的乱象,拨乱反正,树立正能量,摆正美术理论导向,为中国的美术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当下,理论家为了生活及颜面,来者只要送上礼,使上钱;理论家便开始言不由衷,口是心非了;至使那些江湖上的书画家们便被吹捧的云里雾里,你说就这样互补下去,还能有多少精品力作,传世佳作问世?还会出现高峰吗?

  不管是书画家,还是理论家;当内心强大,修养和爱心足够的时候,成功是早晚的事,赚钱只是顺便的事。

  其实人的成熟比成功更重要,做一个值钱的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人尤为重要。

  倘若做一个没情没调,没趣没味的大款或土豪,根本就不会有什么吸引力。

  有些个别的理论家,参加每个书画家的画展或学术研讨会,特别是举办完个展之后,往往书画家们大都把有些名气,说话有影响力的理论家请来参加学术研讨会。

  名家更须名嘴来捧。观众和读者知道什么呀?只要是名人名嘴说好,那肯定就是好(包括电视台等一切媒体)。

  潜规则在什么行业都有,书画界也不例外。尤其是理论家,评论家,批评家都是有明码实价三六九等的。

  听一位特别要好的老画家说,当下若在最高的美术馆举办一次个人画展,大约费用要在一百万以上。其中包括,画册,宣传页出版印刷费,场租费,服务费,租画框费,开幕式酒会,出席开幕式的重要领导还得送上几幅小画,艺术研讨会的润笔润口费是有潜规则的,是有明码实价的,理论评论家写的稿有润稿费,发的言有润口费。新闻媒体,攝影照相,录像费及随时给的红包,撤展费,运输费等等数不清记不住的各种费用,弄的你精疲力尽,真可为劳命伤财。

  那些囊中羞涩的,有真才实学的精英们还敢进这个艺术殿堂吗?

  所以,有高原没高峰,没有精品力作,没有永恒的传世佳作问世,便是情里之中的事情啦。

FymP7zDpqtFFaV3vTm8kisCi3r1drASv0OBUC1qO.jpg

  六:对历代书画名人,大师,巨匠的无比神化和无限宽容的问题。

  从古之今,人们一直都在说名人字画。

  从字面上理解是先有名人,后有字画,才可称作为名人字画。

  多少年来一直延续下来就是这钟观念。

  而今后首先应该先看字画,后看人名才会有好东西问世,才会产生良好的,公平合理的社会竞争机制。

  要想从官位的大小,转变到看品味的高下,不看官位看品味。

  恐怕还得需要一个相当艰难,相当曲折,相当慢长的过程。因为多少年来话语权始终掌握在有权人的手里,这是无可奈何的社会现实。,

  站在历史的高度,站在当今字画市场的角度

  来看近现代书画名人,大师,巨匠们作品的价位问题以及无比神化问题。价格与价值之间的辩证关系,却是值得我们深深思考的大问题。

  按理来说,书画作品按平方尺论价是极其不合理,也是极不公平和不负责任的作法。

  傅抱石老先生,在生前就非常不赞成字画按平方尺论价,他老人家特别喜欢按每幅作品的艺术水凖来论价。

  说实际的,一位艺术家一生当中,究竟能画出几幅精典力作和传世之作来呢?有的人一生也没画出一幅精品力作,大都是一些平庸,甚至还有些为了面子的应酬之作。

  究其传世精典之作与应酬之作之间的区别,那真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你说全按平方尺论价该有多么的不合理,多么的不科学。

  如何来转变不看官位看品位现状,必须具备以下几种条件才有可能逐步实現:

  1;全民审美能力有待于大幅度的提高。才会逐渐形成健康收藏的大环境。从而必免那些画贩子和那些土豪及大款们,利用书画市场和拍卖行来洗黑钱。他们不是为了自己真正的喜爱而收藏,而是为了获暴利而东买西卖,这群附庸风雅的土豪们,和那些拿着银行巨额贷款的假首富们,将整个书画市场搅祸的天昏地暗。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土豪们装风雅;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流氓们有文化,

  2:文化传媒(电台,报纸,尤其是电视台)的正确引导是极其重要的,并且抛弃任何人的私欲,包括主持人,编导,总编以向书画家们索取字画为上镜条件,(也有书画家为了上镜主动赠送的,你若名头不够主动赠送人家也不要呢)。

  3:有待于官人,财人,俗人,庸人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学养的提升。

  4。培养和提升经纪人,画廊,拍卖行的审美能力和商业道德及职业操手。

  5;全社会逐渐形成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完全要用作品来说话。“保持只看作品的品位,不看任何官位”。

  6:要重点推荐出于公心的评论家,批评家所发表的高水平的学术文章并公佈于世,从而形成正确的理论导向。

  理论导向和媒体是书画行业的极其重要的环节,如何必免对名人,大师们的无比神化,是造成和谐社会和公平竞争的前堤,从而来保证用作品来说话的良好环境。

KJTjLJLykpz6y62wZ1D8WSlFFLg9O8uIDDOwo28e.jpg

  下面咱们就来举例说明,以黄宾虹和齐白石两位大师为例,谈谈本人的肤浅认识。我是抱着一种认真学习的态度,而进行的学术探讨,学术研究而论述的,并不是想否认两位大师在中国绘画史中的历史地位和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形像。

  多少年来,一直被人们称道为南黄北齐的定律,很少有人胆敢唱出一点点反调。

  按常理来说,作为我一个平民画家,是没有任何资格来评论两位早已仙逝被世人公认的绘画大师和巨匠。

  我这里不是否认,只是想在人人平等的学术研究领域里,谈谈自己的一点点想法而已。

  可能会有人说,尤其业内人士更会说:你一个小小的平民画家真是天大包天,你有什么资格来评论两位几乎成为绘画大师和巨匠?那么多重量级的大理论家和评论家都一直在为两位大师、巨匠歌功颂德。你一个小小的山水画家竞敢发表如此不知天高地厚的评论文章!

  我觉得在真理面前,在艺术评论面前是应该人人平等的。这才能充分体现出***的百花齐放,百家爭鸣的方针政策。

  石涛早就谈过,笔墨当随时代。

  眼下,大批理论家如此这般地对近现代大师,巨匠的无限吹捧就等于捧杀,对今后的艺术发展只能起到阻碍作用的。前些年以国家画院院长为首的掀起的大学特学黄宾虹热为例,几乎毁了一代学人。最后有几人学像学成了黄宾虹?

  黄宾虹的画是不容易学的,甚至是不可学的,你没那么高的学问,沒有那么深的文化积淀是学不来的。

  他老人家的画是教科书,是用来作学术研究的。大多数理论家大都用浑,厚,华,滋来形容宾虹老的画,其实广大观众有几个能看出浑,厚,华,滋在画作中的味道,别说普通观众了,就是专业画家能有几人读懂黄宾虹?

  黄宾虹的画,倘若真的掛在现代家中作装饰用,肯定还不如一幅色彩斑斓的抽象派绘画,看后能让人心情愉悦和激动。

  一位是山水画领域里的祖师爷,另一位是花鳥画领域里的绘画巨匠。

  今天,我这个不孝子孙就来带头刨刨咱们美术界自家的祖坟。

  一位是家学渊博的学者型的大师,另一位是乡下细工木匠出身的人民艺术家。

  理论家们总爱以南北来说事,一是南黄北齐,二是南潘北李。这潘李之说,有人说南为潘天寿,北为李苦禅;也有人说北为李可染。多亏大师出的少,否则,还分不清南北,分不清谁是谁了呢!

  下面咱们就先来谈谈山水画的祖师爷黄宾虹先生吧。

  首先咱们得充分肯定黄宾虹老先生的家学和艺术修养,以及美术理论和书画鉴定等方面的不可动摇的历史地位。他老人家可以说是近現代绘画艺术界任何人也无法比肩和超越的。尤其他的绘画理论更是极其渊博深厚的。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任何人不可否认的,他老人家的水墨美学理论是无人能及的。他老人家更是近現代美术界,特别是山水画界乃是里程碑式的重要人物之一。

  当然了,我个人的认识,肯定是一些浮浅的认识。只是想在艺术面前人人平等的环境下,发表一些自己肤浅的个人见解而已。

  平心而论,我本人手中还存有四小幅黄宾虹的线性山水画,单从线条来看是相当高级的,线中的枯润,浓淡干湿是很讲究,也很有节奏感。从整个四幅小画中确实能看出他老人家的艺术修养之深厚,用笔用墨即老道又灵动。(这四幅小画是原加拿大驻香港的总领士陈先生赠送于我的,因为他早年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买了不少黄宾虹的画。在大陆改革开放之后,拍卖行刚刚兴起的时候,我帮他在各个拍卖行先后拍出去了好多幅黄宾虹的画,当时四尺整纸的才拍到三四十万,但陈先生也很高兴,最后四小幅他老家为了答谢我便赠送给了我)。注;现陈先生早已过世多年了。

  前些年,我有意在北京试拍了一下,有位江浙的画商想每幅出价八十万,(我并没有卖,只是想试试而己)。

  我个人觉得,他老人家的画大都是属于教学示范画,是水墨美学的学问的堆积。他的线条,他的点,线,面只是告诉后学者怎么画,怎么用笔,怎么用墨,怎么用色,怎么留白,怎么积墨和宣染,怎么题款,怎么落印。

  每幅画都是淡淡的浅降赭墨山水,几乎每幅画大体都是一个色调,雅气有余,霸气不足。

  我觉得山水画的构图,气势和意境及格调是衡量一幅山水佳作的关键,虽然雅气不可缺,但是那种视觉冲击力的霸气是万万不可少的。

  山河壮丽,江山多娇假如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霸气怎么能称得上壮丽和多娇?

  大多数美术评论家,尤其那些美术理论大家,几乎都是用一个腔调来评价黄宾虹,那就是用浑,厚,华,滋四个字来形容宾老的画。

  更可笑的是某些理论大家竟然说,宾老到了晚年,他的眼疾越严重的时候他的画越好。到了双目失明的时候; 浑,厚,华,滋的笔墨表现的更加淋漓尽致。

  这种无底线的胡乱评论,真可以算得上无耻的吹捧。

  人们熟知,眼高手低这个成语是来形容一个人眼力很好而手下功夫跟不上去的意思,一旦眼睛不好用了,那手还会灵活运用吗?那不是在瞎画吗?

  这简直就是名家在瞎画,理论家在瞎捧。

  书画界这种跟风式的胡乱吹捧真是害人不浅,可见,理论导向是何等的重要。

  真可为成者王,败者寇。书画艺术界也是一个样,只要有了名,有了大名,既使是在瞎画,也会有瞎画的道理,越画越浑厚而华滋。

  不光在中国,就是在国外也有类似現象,你比如说,大作曲,大音乐家贝多芬也能在两耳失聪的情况下完成世界名曲“月光曲”。

  你说两耳已经聋了,自己怎么来校音,又根据什么来修改。可有一样贝多芬人家眼没瞎呀!只是耳聋,别人可以帮助听,告之他哪个乐谱,哪个音节错了,因为只是耳聋,眼睛还好用呀!自己还能改过来。总之,这还贴点谱。

  国内国外都是一个套路,把事说的越玄乎越有人信。说的越离谱越显得自己的学问高深。

  这些大理论家几乎都在说宾虹老双目失明时而他的画越画越好,越画越出神品。

  这怎么能让人相信,怎么能让人心服口服。

  近期上播的“百年巨匠”大片,(百年巨匠黄宾虹)片中,着重强调了这段话,“双目失明”后应坚持画画。这种报导的言词真是不够严谨。

  应该说,在双目基本失明的情况下还能坚持绘画创作,人们还可以理解。

  只有这样说才会让人觉得可信。用(基本或几乎),这两个词来形容,也会让人们想到眼睛没有全瞎,还能看见点东西,如果这么一说,那可信程度还会有点。

  如果全瞎了估计谁也画不了画。这种工作不象干别的工作,没有眼睛还能将就着干。

  绘画创作中的干,湿,浓,淡。笔墨技巧掌握的熟练程度。点,线,面的组合。干裂秋风,润含春雨以及重要的构图,节奏感的把握,等等这一切的一切,如果离开了眼睛的观察和审视,怎么才能完成以上绪多绘画中的重要环节呢?

  当下美术理论界就是这个样子,你若出了大名瞎画也可以卖个大价钱,也可能成为传世之作。例如,黄山湯口六尺整低竖幅的画竞拍到3,45个亿。

  下面咱们就细细品读这幅拍出3,45个亿的黄山汤口之作。

  黄山汤口这幅山水画,用现代审美来观察,不论是从构图布局来说,还是从节奏感来说,还是从视觉冲击力来说,还是从意境和格调来说都不能说得上有多好,多严谨,多气派。

  只是从笔墨的运用上有些学术性的东西可以借鉴和学习。但是,再怎么说也不值3,45个亿呀!

  这种現象的出现,①,只能说明中国太有钱的人太没文化了,太没品位了。②,或许是某大公司或画廊伙同土豪们联合炒作想再高价卖出。

  ③,要不就是某上市公司拿着银行巨额贷款和股东的钱来作最后一赌。④,这洽洽说明了胡乱吹捧的美术理论导向,无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坏作用。

  最近某媒体平台报出(一元钱卖不出去的画竟拍出3,45个亿。指的就是这幅黄宾虹的黄山汤口之作)。

  据有关资料介绍,(只是内容大意)。宾老临去世之前,跟他老伴就有交待,等他离世之后,要将自己一大麻包的画作捐赠给浙江省博物馆。

  日后,为了完成宾老的捐赠遗願,孤独的老夫人一个人几次托着一个沉重的大麻包,往返在去博物馆的路上。几次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都以画太黑为由而不肯收下。

  有一次在路上,老夫人正好碰见一位早年认识的文化界的老领导,是这位老领导去与博物馆的馆长说了情;博物馆的工作人员才肯收下了这一大麻包宾老的画。

  当时,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很不在意地顺手就把这一大麻包宾老的画随便丢到門后的一个角落里。一放便是很多年没人问津,一直到宾老的画值了大价钱了,这批画才重见天日,重获新生。

  要不就是无人问津,要不就是一步登天;忽左忽右这是咱们国人的强项。例如,石壶陈子庄,黄秋源在世时一幅画也卖不出去,连省美协都加入不进去。

  这种只认官位不认品位的恶习,必将造成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一生落破,不见容于画坛名家之列,空怀一身才气,终究抱恨而去。

  大孤独,大寂寞,大坎坷才会造就大手笔。

  当今美术市场上,特别是画廊和拍卖公司也照样是只看名头,官位;根本就不看作品的品位。所以就造成好东西很难问世,粗制滥造的应酬之作泛滥成灾。

  前些年,参加全国美展也是一样,没有关系,不用上钱,不参加在京开设的专门为参加国展而办的国展培训加强班,便很难入选的大展。(这类加强班的收费是相当高的)。

  这样下来势必造成没关系,没钱的弱势群体很难有盼头,很难有出头之日。

  可见,不管是什么年代,什么情况下“用作品说话”,在书画艺术界不看官位看品味该有多么的重要!

  严格来讲绘画是没有固定标准的,一切艺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时至今曰,忽悠的年代终该退出历史舞台了,把舞台让给那些真正的有思想,有学识,有创新精神的,学者型的画家了。

  小打小闹,翻起点小浪花的必竟是一些小鱼小虾;大鱼,鲨鱼大都潜伏在深海里,那里才会有大景观和好风景。

  只有那些崇尚精典,孜孜不倦,辛勤耕耘,真正为艺术献身的人才会传世,只有他们那些永恒的精典之作才会留芳千古。

  名嘴崔永元曾经说过这么一段名言;我不骂真正的商人,也不骂真正的艺术家;但我要骂冒充艺术家的商人和把自己当成商人的艺术家。

  崔永元这段话很深刻也很有哲理,艺术家与商人是两种职业,一旦两种人狼狈为奸了,那就艺不艺,商不商,人不人,鬼不鬼。

  下面咱们再来谈谈另外一位画坛巨匠,花鳥画的祖师爷齐白石老先生。

  首先,咱们从南黄北齐说起,他们二位从出身来说,他们有着极不相同的区别。黄宾虹生于1865年1月27日,卒于1955年3月25日。黄宾虹从年轻时代便是一位家学和家资可算得上雄厚的学子。父亲黄定华从小便喜欢吟诗作画,尤其善画梅竹。黄宾虹从小便深受其父艺术熏陶而走上了艺术道路。他一生周游中国的名山大川,重视写生,手稿万余幅。

  早年受新安画派之影响;以干笔淡墨,疏淡清远为特色,此时被人们称之谓白宾虹。80岁之后以黑密厚重,黑里透亮为特色,此时被人们称之谓黑宾虹。

  相比之下,齐白石的家境是无法与黄宾虹的家庭条件相提并论的。他纯属是一位地地道道农民之子,从小便没上过什么正规学堂,后来又因家贫无奈开始了学习木工手艺,他勤奋好学,善动脑筋,在逐渐学做细木工手艺的时候便学会了一些绘画技能,并练就了做细木工活中彩画的好手艺。

  可以说齐白石的命运是相当的好,也是相当硬的。变家境不好为刻苦钻研的动力,有了点条件便反复几次离开湖南老家,闯荡世界。最后落角北京,真正成为了外省市中以画为生北漂族的第一人。

  在老家湖南首先是遇到几位好老师,而后又娶了一个高风亮节的好媳妇。可以说,在新旧社会里都很难选得上这么好的原佩夫人。

  不客气地说,简直就是一位心地善良,心甘情願地在湖南老家孝敬齐白石的二老双親,并且能作出,为自己在北京的男人介绍二房的壮举。真是难以想象她的心有多大,有多善良,有多高尚。真可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超级“女雷锋”。成功男人的身后总是站着一位伟大的女性。

  齐白石的命运之好,我给总结了以下几条:

  第一是女人,以原佩夫人陈春君女士为代表,胡宝珠,后来又有几位女人相助,包括女学生新凤霞等多位美女都周绕在白石身边。

  第二是贵人,以第一位贵人陈师曾为首的,相继又有徐悲鸿请齐白石到中央美院为学生上绘画课,一位没进正规艺术院校学习训练的木工画匠,楞能走进中国最高的艺术学府,为真正的大学生上课。总之,相继有多位贵人相助。

  第三是伟人,以白石的同乡****主席为例,以及***,郭沫若,***,戴立等等正反两方面人物,白石都有书画相赠。尤其是对同乡***有两次书画相赠,第一幅是有***题了字后,白石又借回欣赏便声称找不到了,而后又给***重新又画了一幅同样的画。

  多聪明的白石呀!有***题字的画该有多珍贵呀!

  特别是***总理宴请齐白石后又陪着用专车把齐白石送回家,等等一切过程都大大的提高了齐白石在北京乃及全国的知名度。

  真可别小瞧这位从湖南乡下的木匠画家,他还真会炒作和包装自己,是一位很了不起能通天的老北漂族。

  齐白石不但会交际,还竟交那些有钱有势的,甚至还攀上了多位领袖级的人物。

  当时,所有的北京美术界的大佬们都无法与齐白石相比,干瞅着这个湖南佬在京城越来越火。

  第四是俗人。这俗人我是指近现代这些炒作,抢拍的附庸风雅的大款和土豪们,能把一位一生最多只画了一万左右张画的齐白石真迹,楞给炒到超过了八万張假画,(据有关资料介绍,当下在书画市场流通领域足有七八万張齐白石的假画)。

  这就跟酒店里大吃野生动物似的,市场上有须求,就会有宰杀。

  书画市场上也是一样,只要有须求,造假的高手层出不穷,造假者会买旧宣纸,老墨块,陈印泥,总之他们会弄的会使鉴定专家都很难分出真假来。

  有位资深的拍卖行专家说的好,只有卖大名头的假画,我们才会赚的更多;拍真迹反而赚不了几个钱。所以我说是这帮俗人在继续成就了齐白石。包括他的子孙的画都成了抢手货。

  最近看有关资料报导,说齐白石有个女儿专门续画齐白石的半成品。说是齐白石在世时画了不少工笔草虫,还没来得及画粗枝大叶呢?

  现在由白石的女儿来补画粗枝大叶。听说,在拍卖会上也能拍到上千万。云云!

  据有关的官方人士与专家谈论,北京画院也有相当一批齐白石早年画的工笔草虫,也是没来得及补上粗枝大叶呢,白石就过世了。

  可这位资深专家说,这批白石半成品的工笔草虫大有可疑之嫌?因为白石先生有个二儿子过世的比较早,这个儿子在世时,他画工笔草虫的功夫远远超过齐白石。所以说齐白石这批半成品的工笔草虫确实值得商榷和探讨。

  这位资深专家确实是一位难得的敢说真话,说准话的大学者,不象有些理论家给了点钱就胡说八道,是一位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他更是一位有思想有学养,有职业道德的资深评论家。他并不看风使舵,一味的随波逐流。注:(这位资深理论家和那位官方人士都是我几十年的好朋友,这些请况是我親耳听他们交谈的,这位资深的美术评论家在研究个案当中,齐白石是其中重要的研究对象)。

  齐白石可为精力充沛,不仅画的产量高,早晨起床散步后到早餐之间就可以画出十幅大写意的花鳥画;可为高产画家,但孩子生的也不少,把名字都起到齐良迟,齐良未了。(迟与末的含意就是迟来和末到的意思)。

  倘若不是解放后有了一夫一妻制的规定,也不知道咱们这位人民艺术家会有几房几妾呢?

  人们都知道在齐白石八十岁左右还闹着要续贤呢,别人给介绍了一位44岁的女人,齐白石还直劲摇头并且说,44岁太老了!

  最后临去世的前两年要娶协和医院的一位28岁的护士,终因97岁离世而没结成婚,这将是齐白石他老人家终生的遗憾。

  齐白石当时只是一个湖南乡下的木匠,来京城想站住脚谈何容易,根本进不了绘画界的主流社会,连边都贴不上。无奈他只好在旧货市场上摆地摊卖画,那也几乎无人问津,这个北漂族当时日子过的怎么样是可想而知的。

  例如,原佩夫人陈春君给齐白石介绍来京的二房胡宝珠明天就要到京了,可当时齐白石几乎拿不出什么钱来接待胡宝珠;无奈之下便包了一大包自己画的裱好的花鳥画进了荣宝斋画廊,想换些钱来,明天好好接待一下这个还没見过面的二房胡宝珠。

  谁料到,荣宝斋一張也不收,说这些农民画根本没人买。齐白石再三说明自己明天真有事须要用钱,几乎到了哀求的地步了,这时店家才开口说,若真想卖那就这一大包裱好的画,只给您一張画的钱。

  真是店大欺客呀!齐白石一堵气把画全包好离开荣宝斋就回家了。

  家中四壁透风,外边还下着小清雪,屋内只生个蜂窝煤炉子,也几乎快着落了。炉盘上只烤了几块地瓜(白薯)。眼下快过年了,凄凉的很,白石一阵心酸后又把一大包的花鸟画重新掛到了墙上,审视自己的画究竟差在哪里?

  人啊!真不容易呀!

  房漏又逢连天雨,

  乱世偏要添二房。

  谁说京城似天堂,

  无钱无势地狱尝。

  屋外的风一阵小一阵大并夾着小清雪,屋内白石的心也一阵比一阵凄凉,困触难熬。

  怎么办?明天……。

  突然,白石听到好像似有人在敲门,可又好像是风雪刮的;再细心听听,并有人在问话;这是湖南来的齐白石家吗?

  白石心里纳闷,这么黑的天,又下着小清雪,我这寒酸的家,我又这么落魄怎么还会有人找我呢?

  白石赶紧打开房门,只见一位气度不凡的人站在自己的面前。来人自报姓名,我是陈师曾啊!今天是特地来拜访湖南来京的齐白石先生的。

  白石一听来人是陈师曾先生,白石当即就傻眼了,真是有五雷灌顶的感觉,这不是北京美术界的头号人物吗?怎么会来到我这里?

  白石赶紧请客人进门,并用衣服袖子把板凳上的灰擦了擦,我这太寒酸了,真是让陈先生见笑了。

  客人落座后,陈先生顺手拿了一块烤白薯边吃边赞赏墙上的花鳥画。

  谁说寒酸,看看墙上的画;您这里真是四季如春啊?

  这可真是不知道天上哪块雲彩有雨,用东北话来形容,那叫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气壮。命就是这么好,没着!

  陈先生没有过多的唅喧,直奔主题。他说近日他要去日本为北京部分画家举办书画联展,想邀请齐白石先生也能拿几幅花鳥画作品来参加,并说北京的画家画的几乎是一个风格,太单调了。想增加点别的画风的作品。不知白石先生意下如何?

  白石心中暗喜,真是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紧要关头总是会有贵人来到自己身旁。白石赶紧滿口答应,连着说了好几遍,同意,同意,同意。

  陈师曾快言快语,必竟是大家风范,真有领袖级人物的性格并告诉齐白石,我先挑选六幅花鳥画拿到日本去参加北京画家联展。

  今天我并没带太多的钞票,先给您放下一笔现金,远远超过您想卖给荣宝斋一包子画的全款,您明天该办什么事就尽管办,这些钱足够了。

  待我从日本办展回京后咱俩再结算,多退少补。若您的画在日本一張也没卖出去,那这六幅画就算我个人全收藏了,如不够我再补交给您,您看如何?这真是大家风范啊!

  齐白石这次与陈师曾先生历史性的会面,可以不客气的说,是齐白石在京城站稳脚跟的重要环节,也可以这样说,没有陈师曾这位伯乐,哪会有齐白石的成功。世上千里马多着哪,伯乐难寻呀!

  陈师曾所带去齐白石的六幅花鸟画。在日本画展开幕式当天一抢而空,而且标价都比北京其他画家的价位高出许多。

  没用几天功夫,好多日本人都来到中国想抢购齐白石的画。他们哪成想陈师曾早就给北京拍来电报了,告之北京所有画廊,画店凡是齐白石的画价全翻上两倍。至使那么多日本人白跑了一趟。陈师曾真是高人神人也。

  这时,荣宝斋也几次派人去齐白石家定购画作,但是,别人谁来买都卖;就是不卖给荣宝斋,齐白石终于回报一下唯利是图的荣宝斋。

  下面咱们再来谈谈齐白石先生的诗书画印:

  严格来说,绘画是没有一个固定标准的。

  林语堂老先生给总结的好;

  “一切艺术问题,都是节奏问题”。

  你说这林老先生也不搞书画,他为什么给总结的这么透,这么准确呢?不管是音乐,舞蹈,唱歌,书法,绘画一切艺术若离开了节奏感,肯定是不成样子。

  白石自称我的篆刻第一,书法第二,诗词第三,绘画第四。

  这恰恰说明了他绘画的技术含量比较低,否则,社会上流通的真画最多一万張,假画却有八万張之多。

  除了他的工笔草虫配粗枝大叶及墨虾的精品之外,其它的应酬之作实在是算不了上乘之作。

  就算他的工笔草虫之作,拿现在的美院附中的高才生画出来的工笔草虫相比,不论是从造形上,色彩上,素描关系上都远远超过齐白石的工笔草虫。包括他的早逝的二儿子画出的工笔草虫都强于他。

  据有关资料记载了一段很有趣的故事。

  二房胡宝珠,身前身后跟随齐白石几十年,整天料理他的曰常生活,有时也为白石先生研墨,时间一长耳闻目染地也学着能画上几笔,久而久之胡宝珠特想自己画成一幅画。

  有一天早晨起床后,趁着白石出去蹓弯散步的一个多小时,胡宝就站在画案前像模像样地当了一把画家,必竟年轻手快,记性又好,没用一个小时便画完了一幅大写意的花鳥画。随后特别兴奋便装着没事似的进了厨房做早餐去了。

  待白石老人散步回来后,站在画案前便拍案叫绝,我这是什么时候画出来的这么一幅好画呢?正想往画上题字盖印呢。。

  这时,胡宝珠便走到白石身旁,笑着对先生说,这幅画是我刚才刚刚画完的,您看墨还没太干呢!

  这时白石先生有点楞住了,也便连声说,画的好,画的好。

  但是待白石稍稍定神后,便非常严肃地对胡宝珠说,就画这一張啦,以后可别再画了。否则,咱家的好日子就不长了。

  这段资料也恰恰说明了,齐白石的大写意的花鳥画技术含量是不太高的。

  一位乡下来的,除了做饭,抽空为白石理纸研墨的女人就能把大写意花鳥画并画到让齐白石惊呀的程度。估计胡宝珠画画用笔的那股拙劲打动了齐白石。

  当然了,好作品技法和技艺固然重要,但是画家的情怀才是决定高下的关键。

  上溯徐渭即徐文长,八大山人朱耷,老缶为吴昌硕。

  他们的作品用笔极其高古老辣,苍劲奇绝,内心的情怀和不为名利折腰的傲骨是齐白石永远学不来的。因为齐白石从小就穷怕了,终身养成了爱财抠门的习惯,比如,用过硬的点心待客,每顿作饭前都由他来量米,怕金条丢了捆在腰上睡觉。等等这一切都属于小农情怀的小格局。

  细细分析起来,作为一位真正的大艺术家是必须具备与凡人截然不同的,深入到骨子里面的东西。只有这样他的脊梁才会是直的,傲骨才会是硬的。

  下面咱们来共同欣赏品读徐文长落魄时所作的诗句吧,真是感人至深。

  半生落魄已成翁,

  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

  闲抛闲掷野藤中。

  他坚守着内心的孤傲,不为名利而折腰。

  历代文人大都是很顾及自己的面子和风骨的,宁可自己受穷受罪也不会像商人那样见弯使舵。他们往往总是带着一副即寒酸又清高的特有气质。

  自己怎么自嘲都可以,但就是听不得半点羞辱和逆耳之言;文人就是这样,轻易地丢掉了面子那还了得?

  但是他们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一颗善良的心,他们铭记并深深地懂得,傲骨豪情和社会责任有多大,格局和天地就会有多大。

  对于徐文长,齐白石可算得上铁杆粉丝;白石说,“恨不得早生三百年,为他研墨理纸都心甘,哪怕他看不上我,我宁願饿死在他家门口也不走。

H0pvpx2nyVtrhFs8MJThmVUJXm8cD3qJ5IrSsThv.jpg

  看来,佩服徐文长的三位大师级的人物;大都是江南人。黄宾虹称徐文长”三百年无人能及“。郑板桥,齐白石都甘为徐文长当看门狗,尤其是齐白石更为甚者,要为徐文长,八大山人朱耷,吴昌硕甘当三家看门狗,还要輪着来,真可为忠诚到了极点,才会发出这种肺腹之言。

  可是他根本就没意思到作为一位艺术大师是需要有与众不同的独立人格的,看门狗当贯了,那自己的脊梁还会直吗?

  齐白石的走狗诗:

  青藤雪个远凡胎,

  缶老衰年别有才。

  我欲九泉为走狗,

  三家门下转轮来。

  注:青藤为徐文长,雪个为八大山人朱耷,缶老为吴昌硕。

  齐白石真是不知道累,还要三家门下轮着来看门。虽然这种朴素的农民情感是值得赞赏的,但是话不必说的太过,越是这样说,越是很难作到,既使作到了,自己的脊梁也就弯了。

  细细品读起来,徐文长的一生即是成功的,又是失败的。真可为历史上传奇式的人物。

  少年求学文采飞扬,中年历事坐断东南。

  晚年潦倒名满天下,死而不朽横亘古今。

  少年文采飞扬是爹妈给的,是先天的有利条件以及和自己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中年得志,是自己的学养被社会承认,时逢好的机遇而又被政治人物欣赏而被重用,才会坐断东南的。注;当时徐文长为胡宗宪的东南第一军师。

  晚年的潦倒是因为他太靠近了政治,反而又被政治所害。政治这东西你一旦挨上并靠得太近,那你就会终生不得安宁。

  纵观历代文人墨客,大都是因走仕途不成,一败涂地而改行转行或回归本行的。

  坎坷,孤寂及畸形的人生经厉和乱世,才会造就出来一大批大诗人,大文豪,大哲人,大画家的。

  文人走仕途,既使如愿已偿了,那也干不长,走不到底,看不到最后的风景,何况美景。

  因为文人,书生不会玩阴的和耍手腕;政治不是文人玩的。终究还是会败下阵来的。

  李白,杜甫,白居易,苏东坡,辛弃疾等等一大批,数不胜数的大文豪,大诗人,大画家的命运无不如此。

  齐白石这一点玩的比较高明,若即若离的与政治或政客接触,利用完后便远远的离开。

  他很会借力,借顶级人物的力。并且能发挥到极致。

  所以当时,北京那么多知名画家的大佬们,干瞅着这个湖南来京的木匠师付呼风唤雨。

  甭说画画水平的高下,就连媳妇都换了好几个。身边没有年轻妙令女人的阴阳互补,他哪能活到97岁才离世。从各个方面相比,北京画家没戏!

  当今也是,艺术界有话语权的几乎没有北京人的份。真可为“儒雅江南多才俊,豪情北国少睿智”。

  那么,齐白石这么势力,他为什么还特别佩服穷困潦倒的徐文长呢?前后相隔三百年之久,那只能说明徐文长的才气太大了。齐白石望尘莫及,甘当看门狗,只有这样,或许还能与徐文长贴上点边。而其它的解释都不能说明其中的奥妙。

  晚年穷困潦倒的徐文长,离世时,死的那么惨,身下只铺着一床杂乱无章的破稻草,身边只剩下一条忠实的大黄狗。

  作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要知道自己是个男人,腰要直,膝盖不能软。伺候人的事,一次就够了。

  穷,但是得讲究!

  穷也要乐观,穷的要有趣,虽然住的是几间破房子,但是还能欣然写出一副对联贴在自家的门框上:

  几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穷的多么豪迈,还有闲心调侃,竟能写出这样惊世的绝对来。

  好啦,下面再来细细谈谈齐白石吧。

  齐白石自称自己的诗书画印,制印篆刻排在第一位,第二是书法,第三是诗文,第四才是绘画。

  实际上这也是从徐文长那学来的,徐文长也把绘画排到了最后。既使这样排,那后人还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得承认,齐白石这位三百石印之翁的篆刻水平,确实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不论是在佈局上,还是在刀功,刀法上,还是在趣味上,还是在拙与巧的搭配上以及边款的题字上都谌称巨匠级的大师,这是豪无疑问的。

  他的篆刻完全得益于他从小学木匠,手头上的力量和功夫肯定不一般,绝对有劲有准。他还肯钻研动脑筋。并且能够独立雕刻细木工活是有直接关系的,可以说,他打小就练就了一手真的童子功。

  他自我感觉并自认为自己的诗文和书法都要强于绘画,是有他一定道理的。

  他的书法得益于何绍基和金农等多位书法大家。

  齐白石在书法方面下的功夫比较深,所以取得的成就是惊人的,这一点是有目共睹的。

  他的诗文主要得益于他的农村生活,有着纯朴,勤劳的农民情怀。更得益于他多思好学,见异思迁,喜新厌旧。情商智商并驾齐驱,并对自己美好人生的向往和大胆追求,诗文不仅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尤其要有情商,才会写出有情有感,有血有肉的诗句来。

  同时也不得不承认齐白石是一位极其睿智,是一位具有大智慧的聪明人。

  齐白石的绘画,他自己给排到第四位,他的诗书画印,画反而被排到最后一位了。

  白石老人这种排法是准确的,而且也是睿智的。既使画被排到最后,那还让当代人望尘莫及呢。

  当代人看齐白石就与那时齐白石看徐文长一样的感觉,一样的五体投地。

  据有关资料介绍并发表文章,题目为“吴昌硕胡涂乱抹也比齐白石强一百倍”。这有点标题党的味道,就如吴冠中说,一百个齐白石也比不上一个鲁迅。这种说法似乎有点过,齐白石是无法与吴昌硕比,当时还拜求吴昌硕为自己写润格,那可是钱啊!当时吴昌硕写的润格那是算数的。否则他也不会甘当吴昌硕的看门狗。至于吴冠中所说的齐白石与鲁迅相比,这根本就没有可比性。鲁迅骨头有多硬!

  平心而论,从年代上看,黄宾虹和齐白石相距徐文长三百年,我们当代人又与齐,黄相距了半个多世纪;这就值得我们深思了,我们这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石涛的高论“笔墨当随时代”又该怎么来解释呢?

  咱们来设想一下,如果当今还接着像前几年闹的宾虹热那样,全国的画人都来学黄宾虹和齐白石那会成什么样子呢?

  纵观齐黄二老的画作,几乎没见过一幅巨作,黄宾虹最大尺寸的,好像就是那幅“黄山汤口”六尺整纸的竖幅画。齐白石好像也没有太大尺寸的画,只是见过四条屏或更多屏,更多页的册页画。好像似在近几年将十二页的册页画拍到了十二个多亿。连齐白石女儿补画的连工带写的画都能拍到四千多万!真是不可思议!这个世界怎么了?

  八万張假画还继续在市场上流通,那些高人还在继续造假。流通领域真是无法整,无法弄!

  假如,有那么一个机构来认真排查,用高端的现代仪器来检测宣纸是不是那个年代的老纸,包括墨,颜料,印泥都进行科学的检测。

  可眼下谁会这么认真来干这种事呢?各个环节只要把钞票弄到手就算赢。管它春夏与秋冬,西来南北风。

  纵观历代的名家,大家大都在表现名山大川。真正把意境,笔墨语言玩到家,把地貌和物象的质感,体积感,空间感,甚至空气感都表现出来的大画家,大艺术家却是寥寥无几。

bPGa1I2L04sTvCATHeQssG8hRFVhoxmpR8bWAQRl.jpg

黄宾虹先生在写生

J6GKRD3wnxb5RddHIXjIOKhdcksuYpLjPbruw82Q.jpg

  下面这幅“黄山汤口”之作,尺寸为竖幅六尺整纸,是黄宾虹先生作品中拍卖的最高纪录,3,45个亿。可能广大读者早已经见过了这幅画的印刷品,不知各位有啥感想和高见?

  众所周知,一幅山水画的高下,首先得看一看构图和立意是否过关。首先看画面的主体占位是否压在横和竖的黄金分割线上,其次要看其占位的面积的大小,高低差落,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由此而产生大开大合并附合自然规律的节奏感。

  立意,是要看表現的季节是春,夏,秋,冬还是风,晴,雨,露。而要采用的笔法和墨色是有直接关系的。是干裂秋风还是润含春雨。

  没有好的构图和立意,其它各个方面画的再好,再到位,再浑,厚,华,滋也很难成为一幅传世佳作。

  这幅“黄山汤口”之作,主峰山头从左上方三分之二处开始,一直往右斜下方延伸,其中并没有大的起伏,只是最后才起了个小山峰。

  更主要的是再看远山,也是同样从左上方开始一直往右下方斜下来。尽管用的没有皴法的谈墨,但是,两重山势完全一样的往一个方向斜,这势必造成画面雷同和不稳定感,至使整幅画面没有产生任何节奏感;好在宾老的题字却给了一些补就,才使画面略感有了些起伏。

  画上最前面的两棵大树,看树叶有点像松树,但是树干又不像松树的干,其最主要的是把树画的太高了,其中最高的一棵几乎压在画面的正中间,这都是构图中的大忌。

  从古至今,画法都有丈山尺树,尺山寸树之说,这两棵树的高度几乎占了全画长度的三分之一。这样,山画的再高也高不到哪里去,是因为树和山的比例不妥而造成的。

  两棵大树中段,好像是为了让人们能看见两个坐姿的古人,而特意让树的中段不能长树技似的,此处的留白及人物显得特别免强,很生硬。

  左边的几间房子的用线与画树的用线几乎一样,这样的建筑即没力度又没明暗。并没给画面带来任何生机。

  关于色彩,云雾,瀑布及水口转弯处都显的千篇一律,千山一貌,千山一色,千树一姿。

  特别是云雾安排的太碎,因为没有大块的雲来托着山,所以山画的再大再高也不显雄伟壮观。

  当然了,画中的笔墨效果,笔墨语言还是有宾老独到之处的,整个画面还是画的很湿润,大有润含春雨之意。

  宾老可能画大幅作品的机会不多,整天忙于教学,研究笔墨。那个年代又不可能有太大的画室,加上年老时眼疾的影响。等等一些因素都造成了对画大幅作品难以撑控的原因。

  不管是黄宾虹,还是齐白石,他们活的都很累,整天忙于生计和教学。生活过的都不很宽余,否则齐白石怎么会夫人每顿做饭时,他都要亲自给量米呢?挣来了一根金条怎么会捆在腰上睡觉,把腰都挌坏了。

  眼下他们的作品拍到了几个亿或十几个亿,跟他们本人早已没有一点关系了,全让那些画贩子,画商,画廊,经纪人和那些通过拍卖来洗黑钱的人挣去了。

  相比之下,当今画家的创作条件,也不知要比两位大师好过了多少倍;但是创作出好作品了吗?特别是体制内的画家,拿着丰厚的国家奉禄创作出来几幅精品力作了吗?

b62TIb5w6kmg2Y2umwKAdMrpyeoTV1mKKWGVbIr2.jpg

  下面这幅画,宾老好像似临摹的一張古画,其用笔运墨一反常态,那种浑厚华滋的笔墨效果只是在主峰上有所体现。其余部分大有白宾虹时期的味道。

  此幅画的树木还是有些大,但用笔用线比较挺拔,刚劲有力。能看出宾老对线条的过硬功底,山的勾线也特别讲究。

  但是,花青色的远山确有些不太合乎自然规律和透视关系;尤其主峰头上那块花青色的远山,更是不舒服。那种高度,特别是在主峰尖上再画远山就不太附合自然规律了,那个位置应该是画云才会效果更好。

  虽然山水画不太讲究透视,但是也不能一点也不讲究呀!怎么也得附合自然规律才会看着舒服。

  尽管是远山,但也影响了整个构图,布局和意境的完美体现。

SMLmTl7DWiY1DmhNBePIAaYhhC0uTH7VZLj8jWgZ.jpg

  以下四幅条屏,是在齐白石十二幅条屏中选出的四幅。拍卖到多少个亿咱就甭说了。

  业内人士说,齐白石的山水画极少,所以物以稀为贵吗!

  物以稀为贵,是要看出自谁的手?假如是出自一位普通画家之手,我估计连拍卖行都不会收,甭想拍到多少个亿了。

  所以我说,不在画什么,而在什么人来画!

sicQJ66iFmH1Zll3UvTi5vfL1ohjZZVfTIxUDS86.jpg

  同上。

XkWJ43NwKqtHgoSGn1oFNDbmQm0Q7uls2gk39fjV.jpg

  同上。

n6TJG2CT61h7JUTWQwHPyMSF2OXQBuXoFwEOcE7Y.jpg

  同上。

Jn6N1HbBVGKWjGIiQojHFxtk1yaYjyRYRwlP8Of3.jpg

  多子才会多孙。

  只可惜,任何资料都没见过齐白石的原佩夫人陈春君的音容笑貌。那个年代超级的“活雷锋”!

mP7cXOJosKbI4RuLcAOXPSVNghk3x9YE8oJBlBYR.jpg

  齐白石艺术大师,人民艺术家的晚年生活。

l8JoyBAh9jrm2wxPF0IacMovyENvQhzoH5dyHwOW.jpg

该艺术家网站隶属于北京雅昌艺术网有限公司,主要作为艺术信息、艺术展示、艺术文化推广的专业艺术网站。以世界文艺为核心,促进我国文艺的发展与交流。旨在传播艺术,创造艺术,运用艺术,推动中国文化艺术的全面发展。

联系电话:400-601-8111-1-1地址:北京市顺义区金马工业园区达盛路3号新北京雅昌艺术中心

返回顶部
关闭
微官网二维码

王玉(完达山人)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图形
就可以关注我的手机官网

分享到: